在康熙年間,豐原地區仍是一片荒野,岸裡社「番人」稱雄一時;隨漢人移入,「番人」陸續歸化,而且以「割地換水」的方式與漢人訂立墾約,荒野逐漸成為良田。
    其中有幾位人物扮演重要角色:

張達京
張達京在清代對於豐原地區的開墾,居功甚偉。《神岡鄉土志》記載:張達京,字振萬,號東齊,生而穎異,潛心草藥秘方通精華。既至岸裡社,為其族除瘟疫,教化耕作,頗受族人擁戴。雍正三年,被推舉為
岸裡社五社總通事。對豐原地區進行有計畫的開發。

吳子光
吳子光,名儒,字士興,晚年自號鐵梅老人,世居嘉應洲白渡堡。嘉慶二十四年(西元一八一九年)生,卒於光緒九年(西元一八八三年)。約在乾隆初年,吳子光之祖父吳甫來台灣,在岸裡社購置田產,經營地方事務有成。

呂炳南
呂炳南,神岡三角村人。生於道光九年(西元一八二九年),卒於同治九年(西元一八七0年),原籍福建省詔安縣,曾祖父在乾隆年間渡海來台。父世芳,世代務農,「
善居積,不數年,家道大昌,逐以富盛聞鄉裡」。

林振芳
林振芳,幼名火生,神岡鄉社口村人,生於道光十二年(西元一八三二年),卒於日本明治三十八年(西元一九0五年)。祖先世居廣東惠洲府陸豐縣,約在雍正年間渡海來台;林振芳以農為業白手起家。咸豐五年(西元一八五五年),開始經商,自創義春撖舖(雜貨店),光緒十六年,主持家族大計,隨後鴻圖大展,產業日增;一家兩百餘口,門庭和陸,林振芳與諸弟姪同居,當時人稱「三崑」巨族。光緒元年(西元一六四年),新建
大夫第(泰孚居)落成。而他平時熱心於地方事務,經常協助官府籌劃賑災捐款事宜,所以在官府及民間都享有極高的聲望。

    總而言之,豐原地區的關闢,是以岸裡社為樞鈕,由漢人墾首與地方賢達仕紳的帶領,因灌溉系統而向外延伸,漸漸形成村落。「割地換水」方式,由大戶向番社取得土地,在開墾來說,道光年間漢人入墾,可以說是「水到渠成」。

筱雲山莊

台中縣神岡鄉大夫第